申花:不狂不放,依然倔强

9日晚,上海申花0比0战平深圳队。虽然申花三连胜受阻,但目前依然排在积分榜第三。

2022赛季的中超联赛,有两支队伍很受大众关注。凑巧的是,这两支队伍的主教练都是上海人,但他们的个性和战术理念却截然不同,一支是“压着打”的大连人队,另一支则是“收着踢”的上海申花。

20轮过后,上海申花以11胜7平2负、进27球丢16球,积40分排名中超联赛第三名。在很多场次中,申花都是凭借顽强坚固的防守,在全场数据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艰难守平或者取胜,典型的如第21轮,申花对阵河南嵩山龙门的比赛,申花对嵩山的控球率为25%对75%,传球数为213对645,射正次数为3比6,角球4比9……申花的多项关键数据都处于劣势,但最终申花依然1比0小胜。

这里面或许有一些运气的成分,但对阵河南之前打大连人队时,申花也是在全场大部分时间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,再往前看还有类似的过程,所以也不能用运气来概括这一切,效率可能更合适一些。

这个赛季的申花队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,不抛弃,不放弃,有韧劲,哪怕是“被打压着”的次数不少,哪怕球队经济有困难,哪怕外援只有巴索戈可堪大用,但2022赛季的申花队,大气从容,沉稳有度。

如何做到的?申花这样的表现在赛季结束后应该会进行全面总结,但现在,每个申花人都在为此努力着。

自救:以我为主

对于足球俱乐部而言,顺境中更多地看投资力度,看人员综合实力,看管理,逆境中,尽管不能完全忽略人员因素,但管理因素要比顺境中更凸显重要性,因为最快响应危机挑战、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,首先要看的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于危机的认知、解读和应对,看管理层如何在危机中给予全体成员信心,为所有人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。

坚持“以我为主”,是申花这个年度自救之路的核心思想。以管理层的管理为主,在一线队和青训之间调节有限的资金平衡;以教练组为主,让吴金贵指导全面制定战术、衡量球员的使用;以上海元素、申花文化为主,让更多对申花有感情、有了解、有凝聚力的球员共同抵御困难。

“这个赛季的赛前备战还是挺波折的,之前我在接受采访中也跟你说过,但我们都把这些波折当作是磨砺自身的一种财富。实际上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俱乐部就已经知道2022年的日子会更加艰难,整个队伍的经营思路已经开始转型了。”一名申花管理层对记者介绍,在后金元时代,申花避免不了地遭遇困扰,申花应对危机的方式首先是从挖掘自身实力出发,努力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走的道路。

把吴金贵请回来是管理层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。花帅的欠薪官司旷日持久,带来了诸多不利后果和影响,在依然有可能继续欠薪的前提下,只有找一名对俱乐部有深厚感情的教练,才能在忍受薪资困难的前提下不降低自己的工作热情,且还要对球队的人员和战术打法了如指掌。

这样一看,没有人比吴金贵更适合。

职业足球发展到今天,多文化相融合是一个大潮流和趋势,但是在逆境中的申花,其实更需要的是一支与主教练吴金贵一样能打硬仗、少谈条件多注重职业精神的队伍。这样的队伍不能只靠言语去打造,要更多地靠领导和管理艺术来实现。

“绿地集团也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,但即便如此,还是给申花俱乐部拨付了一定的资金来应对日常开销。俱乐部管理层和教练组部分人员是暂时不拿工资的,这种不拿工资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,先苦着自己,尽量不委屈队员。要求队员们做到的,他们都先做到了,而且做得更好。”申花每个月都发一部分生活费,且按时按数发放,这给了球员们不少信心,让大家知道,申花永远不会是无人问津的队伍,尤其是绿地在自身格外艰难的情况下,也依然没有放弃申花。

管理层在如此困难下,坚持以“我”为主,大力发展自己的青训,培养后备力量和人才。青训队伍中,至今没有教练和球员因被欠薪而解散或者离开,大家都在等着情况好转起来,或者说,大家都愿意相信并且团结在现在的管理层周围,去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。

精神底蕴 厚积薄发

顺境可能掩盖很多做不到位的东西,一旦危机来了,问题会一下子暴露出来。有些球队在过去这些年里,貌似一直发展得还不错,但在危机到来后,却完全没有能力去做出有效的应对。一片大好的环境里,并不知道自己其实不堪一击,只有在困难面前,才能看出球队生存的根本靠什么。

“吴指导这个赛季的用人其实很巧妙,本年度他打造的是有上海文化内核的战术体系。这种体系之所以用巧妙来形容,是因为吴指导用一种宽广的胸怀、豁达的视野,把一切都用规则和纪律建立起来,对所有人都公开透明,从而做到公正。而这个体系的搭建,又离不开前几年在引援上的积累,正是这种足够的积累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模式,成为克服时艰的一个抓手。”一般而言,一支队伍的核心战术体系要看首发次数最多的11人,和出场时间最多的11人的重合度,重合度越高,排除无人可用的可能性后,极大的一种可能就说明主教练的战术理念明确,以及所用球员对于战术执行到位,契合度高。而申花显然属于第二种可能性。

2022赛季迄今为止,申花队出战次数和时间最多的11人分别是钱杰给、汪海健、巴索戈、马镇、吴曦、曹赟定、朱辰杰、柏佳骏、蒋圣龙、金洋洋和王毅,在他们之外,刘若钒、朱建荣、于汉超等人,在比赛中也都有不俗表现。这些人在一起有什么特点呢?这些人,要么本身就是资深的老申花球员,比如曹赟定和柏佳骏,要么是上海青训走出来的年轻球员,如朱辰杰、刘若钒、蒋圣龙、汪海健等。这已经占据了主力的半壁江山了。

吴曦成名于申花,当初他十分坚定地选择回申花效力,就足可以说明他的“蓝血基因”。朱建荣本赛季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,但谁也不能忘记,他这么多年外租,兜兜转转后还是回到了申花,事实也证明他大器晚成。钱杰给和王毅,他们的中国职业联赛之旅都是始于申花,而于汉超说过,在他职业生涯遭遇最大挫折的时候,是申花接纳了他,所以,他们都表示,必须要回报申花。

巴索戈的变化也是巨大的,本赛季他的防守数据在申花队内是名列前茅,而且在被欠薪的情况下,他依然不离不弃地坚守申花。

实际上,仅仅看曹赟定、柏佳骏、吴曦、朱辰杰、蒋圣龙、汪海健和刘若钒,他们对足球的理解、在赛场的表现已经能够很好诠释上海足球文化了。以他们为核心框架,吴金贵再精心打造剩余部分,与主体结构融合与默契。

这个赛季的申花队,最大变化就是所有人必须参与防守,所有人都不能随便无目的性出球,所有场上队员不能相互埋怨,所有老队员都必须做最坚定的表率,要起到榜样的力量。也正因如此,这个赛季的申花,看似不狂不放,但十分抗击打,很刚强。

收获的不只成绩

“如果不是把这些年轻球员外租给其他球队打上比赛,做了足够的经验积累,即便我能把他们放到主力位置上坚定不移地使用,也很难不付出成绩的代价,像朱建荣这样的球员没有放走,也是管理层的决策很英明。”这是主教练吴金贵在谈及对刘若钒、蒋圣龙和朱建荣的使用时发出的感慨。

正因为今年的申花统一了所有人的观点、信念,强调执行力和合理打法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,“不管未来如何,现在这批队员,绝不允许因为成绩的原因,让申花的荣誉蒙尘。”

“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,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,强韧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环境。”这是著名的现代思想家和畅销书作者纳西姆·尼古拉斯·塔勒布说的一句话。在申花过去的这些年里,从管理层到教练组,再到每个加盟申花或留在这里的球员来说,这句话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

申花这些年饱受抨击的引援和经营理念,在危机来临时,也向大家证明了,普通人并不总是能够看懂强者的逻辑与世界。因为不懂,所以我们要慎重,要仔细地观察。如果申花今年能够一直停留在这个名次,或许这份成绩单是非常时期的一个意外之喜。不过,现在的申花留下的不只是成绩,还有一种信仰,还有一线希望。不知道赛季结束时,有谁能把这线希望变成一束强光,照亮整个中国足球。

本文转载自足球报

作者:贾岩峰

原文链接

不放申花倔强
  • 推荐
  • 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