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能足校总监:培养一流精英球员;训练课外的自由加练很重要

据《足球》报的消息,鲁能足校青训技术总监西蒙在接受专访时表示,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流的精英球员,其中他认为加练是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成长之路。

2020年6月1日,鲁能足校宣布西蒙正式担任足校青训技术总监一职。正是从那一年开始,在西蒙的建议和推动下,鲁能足校正式启动了《视野2025规划》。

可以介绍一下《视野2025规划》吗?

《视野2025规划》主要的目标是从每一个个体的球员出发, 培养一流的精英个体球员 。首先,我们要识别每一个队员的才能和特点,然后尽一切可能帮助球员发展他的特点,我们尽可能帮助每一个队员提升战术效能水平。

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个队员。尽管我们的目标是出产一个一个的精英球员,但足球运动是团体的运动,我们要把这种培养放在团体的背景下进行。

 为了达到这一步,打造一支好的队伍,就要有统一的比赛理念,让队员可以发挥他们的特点,为此,我们把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进行划分,也就是我们学校提出的分周期的概念(即战术周期化),有三个分周期,每个分周期设定不同的培养内容和目标,包括个体的发展目标和队伍的发展目标。

这是从大概念上的《视野2025归化》的目标和工作形式。

这项规划的工作进入到第三个年头,实践效果如何?

我在2016年来到了学校,当时我虽然不是技术总监,但已经开始做一些努力,营造一些氛围,所以这个规划在几年前就开始了。2016年以来,我经历了教练员的变动和领导层的变动,包括俱乐部的股权变动,但我们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,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
这个过程中,我将《视野2025规划》做了一些微调,让上上下下可以保持同样的工作方向。可以看到,中超赛场上有很多我们输送的优秀人才,这也是鲁能足校的荣耀,我坚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球员脱颖而出。

可以详细讲讲三个分周期的要点吗?

在第一分周期,就是小年龄段,主要是个人基本功的训练,当然除了个人之外还要结合球队的团队配合,这个团队配合并不是说给他们讲战术内容,而是制造训练场景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完成这种团队配合;在第二分周期,也就是13到15岁,个人内容和集体内容是一半一半;第三分周期则更多进行团队配合。当然,不管是哪一个分周期,个人和团队都是不可分割的。

经过第一分周期的培训,我们小年龄段的球员在结合战术的技术能力方面拥有了良好的基础,那么在第二分周期和第三分周期,就不需要从头再教了,所以为了提升每个人的战术效能,不光球员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比赛能力要强,团队的比赛内容、比赛模式、配合能力也要很出色才可以。

举个例子,一个球员拥有良好的传球意识和能力,但队友却不肯往前,那他也无从发挥,反过来,我们打法再先进,但球员能力达不到,那也无法完全打出良好的技战术表现,所以在这三个分周期,个人和集体是不可割裂的。

今年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上,鲁能足校各队伍表现都不错,这是《视野2025规划》效果的一种体现?

我们这个赛季的一个特点是很多队伍都是以小打大 ,以2005年龄段的U17为例,他们参加的是U19组别联赛,U17联赛则是2006年龄段的U16球员出战的。

取得很好的成绩让人非常高兴,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取得成绩,不管是管理、训练还是比赛,都是为了队员的发展。当然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,我们追求成绩其实是为了打造一种追求胜利的氛围,这仅仅是我们的业务目标。如果单纯为了成绩,我们不会以小打大,同年龄段参加比赛,成绩更容易获得。

以小打大的比赛 可以让队员不断地面对难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这种挑战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 。取得了好的成绩,当然是让人高兴的,但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为了让队员们顺利成长。

我们希望是在坚持我们的理念下去追求胜利,要知道,有的理念其实更容易追求成绩,比如更加直接的打法,采用防守反击,但我们更希望坚持自己的理念,让队员不断成长。

青训工作,是从小到大培养队员的比赛能力,培养他们成为职业球员,很多人可能忘记了这种初心。至于一线队,当然完全是从比赛出发的,这是毫无争议的。世界范围内,巴萨、阿贾克斯等等,他们都有统一的理念,进攻型的,控制型的等等。 但在中国 可能有的教练员目标就是追求胜利 有的队伍进球之后就开始拖延时间 这种比赛风格和过程 是会影响到队员的比赛时间和锻炼效果的 ,因为他们在进攻中的实践是不足的。一场比赛中,积极进攻的队伍和消极进攻的队伍,数据差别是非常大的,这仅仅是一场比赛,那一年呢?十年呢?

学校除了培养球员,在教练员培养工作方面情况如何?

培养教练员是非常有必要的,培养精英球员就必须有精英教练,贯彻和实施比赛理念也只能通过我们的教练员,培养教练员的形式有集中教练员培训、每周进行训练计划的讨论,以及比赛录像和训练录像的分析,这都是我们培养教练员的内容。通过这些方式,慢慢改变教练员的执教理念,统一大家的执教理念,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方式,形成统一的风格的话,教练员的培养是水到渠成的。

必须要说,足球训练并不单单是在足球训练课上进行,对比一下中国的小球员和欧美的小球员,以巴西为例,他们的小球员在训练课之外也会不断地碰球,踢街头足球之类的,但我们中国的小球员在2个小时的训练课之外就很少碰球。

目前,我们学校的训练理念改进提升得比较明显, 学校有很多设施 都是为了让球员们更好地加练 让他们在训练和上课之外 自由自在地训练 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。但我也注意到,学校之外仍旧有很多的教练,不仅仅不会安排训练课之外的街头足球之类的加练,而且两个小时的训练课还会安排一些健身房的项目,安排那些固定的、非比赛和对抗的训练项目。

我们都知道1万小时定律——你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,需要高数量、高质量的时间训练,大约就是1万小时。如果每天只练2个小时,大概需要16年的时间,但如果每天在2个小时的训练课之外还有4个小时的加练,每天就是6个小时,这样大概5年就可以达到1万小时。也就是说,一个孩子8岁接受专业训练,大概不到14岁就可以达到1万小时。

《视野2025规划》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其实就是加练 这并不是说加训练课 而是在训练课之外自由发挥的加练 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踢 没有人批评他们 他们想怎么踢就怎么踢 这一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

现在,韩鹏、周海滨、汪强他们回到了足校,怎么看待这些知名的球员成为青训教练员?

球员和教练员,这两个职业是完全不同的,瓜迪奥拉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球员,他后来成为了教练员,但穆里尼奥从来没有踢过职业足球,但他也是优秀的职业教练。作为教练,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对这份工作的热情、学习能力,以及对于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及投入程度。

当然,足球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,一个没怎么接触足球的人到了二三十岁想当教练也很难成为好教练,穆里尼奥虽然不是优秀的球员,但他一直都在足球的氛围中,他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教练,他从小就在这种足球的氛围之中,所以要成为一名好的教练,始终在职业足球的氛围中是很重要的。

必须要说的是,一般一流的教练员是没有休息日的,他一天24小时都是在工作状态的,所以热情并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做出来的,热情和实践相结合更重要,教练员和球员一样,都需要不断地练习,一个老教练一天有效工作一个小时,干了20年,和一名新教练员一天工作18个小时,干了一年,他们两个的经验是差不多的。现在来看,我们学校的这三名前职业球员转型的教练,他们做得还是非常出色的。

鲁能足校下一步有怎样的思路?比如球队建设方面。

我们的队伍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模式,以此贯彻比赛理念,这有很多的要求,但又不是那种非常详细和具体的要求,希望看到的是每支队伍拉出来,大家会说,这是泰山的队伍。就好比名画蒙娜丽莎,每个人去画都会有一定的不同,但大家一看都知道,这是蒙娜丽莎。比如我们的队伍里有两个优秀的前锋,那我们就可以打双前锋,而不是非要去为了统一去打单前锋,但整体战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,我们不会限制阵型体系安排,根据球员的特点进行调整,完全的统一打法和固定打法是不可取的。

一般青少年精英队伍,一场比赛变阵三四次、四五次很正常,球迷会发现,球员会频繁换位,一场比赛下来很好看,但这场比赛具体的阵型是什么,那不好说。我们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最大化提升球员的战术效能,我们控制比赛,但控制比赛也需要不断去突破对手,这样才有意义。如果我们有一支队伍出现直接的、防守反击的打法,我一定会坐下来和教练讨论,要不要调整一下,虽然这种比赛的风格可能会赢得很多的胜利,但对于我们的队伍和个人的成长未必是好的。

在一个陌生的国家,远离家人,你是如何应对的?

足球这个行业就是不断去适应陌生的环境,我2016年来到中国,其实是我第一次离开欧洲,加入足校之后,我主要在中国工作,也去过巴西的基地,也带队回过欧洲拉练,我现在工作和生活适应得很好。

适应的另一个核心是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, 培养巴西的精英球员和培养中国的精英球员有不一样的背景 巴西的很多小朋友从小不上学 家里也没有智能手机 所以有更多的时间踢球 中国普遍更富裕 智能手机等玩的东西更多 吃得更丰富 家长也更保护孩子 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,所以我们培养巴西的球员和培养中国的球员,具体的做法是不一样的。而且,即便是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孩子也需要个性化的培养。

我认为,最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不要把困难看成问题,而是看作一种挑战,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聪明才智去寻求改变和发展的挑战。

球员很重要课外
  • 推荐
  • 头条